- 十号 → 十號
- ﹝出佛說十號經﹞ 此十號義, 若總略釋之, 則: 無虛妄名如來, 良福田名應供, 知法界名正遍知, 具三明名明行足, 不還來名善逝, 知眾生國土名世間解, 無與等名無上士, 調他心名調御丈夫, 為眾生眼名天人師, 知三聚名佛。 具茲十德, 名世間尊。 祖師所述經教, 皆依此義而釋。 今此經中, 合世間解、 無上士以為一號, 雖開合不同, 其義則一, 故兩存之。 (三明者, 天眼明、 宿命明、 漏盡明也。 三聚者, 正定聚、 邪定聚、 不定聚也。 ) 〔一、 如來〕, 如來之義有三。 謂法身、 報身、 應身也。 金剛經云: 無所從來, 亦無所去。 此法身如來也。 轉法輪論云: 第一義諦名如, 正覺名來。 此報身如來也。 成實論云: 乘如實道, 來成正覺。 此應身如來也。 〔二、 應供〕, 謂萬行圓成, 福慧具足, 應受天上人間供養, 饒益有情, 故號應供。 〔三、 正遍知〕(亦名正等覺), 謂具一切智, 於一切法, 無不了知, 故號正遍知。 以一切法平等開覺一切眾生, 成無上覺, 故號正等覺。 〔四、 明行足〕, 明即三明也。 行足者, 謂身口意業正真清淨, 於自願力, 一切之行, 善修滿足, 故號明行足。 〔五、 善逝〕, 善逝者, 即妙往之義也。 謂以無量智慧, 能斷諸惑, 妙出世間, 能趣佛果, 故號善逝。 〔六、 世間解無上士〕, 世間解者, 謂世間、 出世間因果諸法, 無不解了也。 無上士者, 謂業惑淨盡, 更無所斷。 於三界天人凡聖之中, 第一最上無等, 故號世間解無上士。 〔七、 調御丈夫〕, 謂具大丈夫力用, 而說種種諸法, 調伏制御一切眾生, 令離垢染, 得大涅槃, 故號調御丈夫。 (梵語涅槃, 華言滅度。 ) 〔八、 天人師〕, 謂非獨與四眾為師, 所有天上人間、 魔王外道、 釋梵天龍, 悉皆歸命, 依教奉行, 俱作弟子, 故號天人師。 (四眾者, 比丘、 比丘尼、 優婆塞、 優婆夷也。 ) 〔九、 佛〕, 佛, 梵語具云佛阤, 華言覺。 謂智慧具足, 三覺圓滿, 故號為佛。 (三覺者, 自覺、 覺他、 覺行圓滿也。 ) 〔十、 世尊〕, 謂以智慧等法, 破彼貪瞋癡等不善之法, 滅生死苦, 得無上覺, 天人凡聖, 世間、 出世間, 咸皆尊重, 故號世尊。
* * *佛有十種的尊號, 即一、 如來, 乘如實之道來成正覺。 二、 應供, 應受人天的供養。 三、 正知, 真正知一切法。 四、 明行足, 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等三明與聖行、 梵行、 天行、 嬰兒行、 病行等五行悉皆具足。 五、 善逝, 自在好去入於涅槃。 六、 世間解, 能瞭解一切世間的事理。 七、 無上士, 至高無上之士。 八、 調御丈夫, 能調御修正道的大丈夫。 九、 天人師, 佛是一切天、 人的導師。 十、 佛世尊, 佛是一切世人所共同尊重的人。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